WAIC 2022数据要素流通技术前沿探索论坛在沪举行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论坛以“开放共生,数实融合”为主题, 30 余位学术界、产业界、科研及行研机构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与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并发布了多
论坛以“开放共生,数实融合”为主题,30余位学术界、产业界、科研及行研机构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基础制度与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并发布了多项产业及学术成果。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荣誉副理事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强教授进行了《可信联邦学习与开源生态》主题报告。杨强表示,开源开放是大势所趋。数字技术的开源发展符合国家战略。信创技术的开源,将对数据要素市场有着积极推进作用。而要真正实现“开源”,效率、安全、普惠、有效性及场景普及是开源最重要的几大技术要求。未来,数据要素流通技术开源社区发展的重点将是跨平台的互联互通以及安全机制的建立,从而能够支持数据确权、定价、模型交易,支持数据交易所和跨境数据交易。
论坛期间,除多位数据要素领域专家的重磅演讲,一系列数据要素技术创新成果也集中发布。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处处长、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建冬系统介绍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政策方向与研究路径。王建冬表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应充分借鉴土地、人才、资本等传统要素市场培育的成功模式和成熟经验,结合数据要素的特殊属性,重点完善数据权属、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类基础性制度。下一步重点围绕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管理办法和多层次市场交易体系、数据要素登记存证服务体系和标准体系、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和落地应用、跨境数据安全流通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探索,进一步建设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数据要素进入市场化阶段,制度层面已逐步完善
此外,论坛特别设置了“互联互通激活数据要素流通生态”及“可信数据空间助力数据要素流通” 两场圆桌会议,邀请行业领袖、企业代表围绕数据互联互通体系建设、可信数字空间创新实践等方面,分享了新形势下数据要素流通技术思路与举措,强化技术方与场景方的跨行业深度交流。
系列创新成果发布,筑牢数据要素流通技术与制度基础
“当前,我国数据要素的顶层布局逐步细化,各地围绕数据要素开展先行先试,但数据产权划分、保护、交易流通的滞后引发“数据孤岛”“数据垄断”等现象,为数据要素流通产生阻碍。”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提到,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核心思路在于健全数据市场规则,厘清数据产权,确定数据价值评估方式,强化隐私计算等关键技术创新,实现数据要素的“殊途同归”。
据悉,天枢数据交易平台是业界首个全流程、全业务、线上线下全闭环的数据流通交易平台。该平台针对数据要素市场普遍存在的评估定价、信任构建和安全保障等核心痛点难点,首创提出“三分三合”新型数据交易模型,进行六大技术创新,打造“交易高效、服务智能、流通安全”的新型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包括17个业务系统,81个业务模块,涵盖9大阶段,100+项环节,旨在提升数据交易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以技术与顶层机制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则是充分发挥数据价值的重要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杜自然副院长、邵雷总架构师等专家发布了“天枢数据交易平台”、《面向数据流通的隐私计算框架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等系列创新成果,并在现场联合明信公证处颁发了全国首张数据公证书,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全国首张数据质量评价证书。
国家信息中心原常务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在致辞中表示,建设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需要准确把握三条主线:一是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从产权、供给、流通、监管、生态等多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二是建设集约高效的“根服务 文章来源:《学术探索》 网址: http://www.xstszzs.cn/zonghexinwen/2022/0905/630.html 上一篇:探索“元城市”的前世今生!这个论坛带你领略
下一篇:打破院系之分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