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画的流行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探索绘画和商品绘画,在今天还是一个扯不清楚的皮,因为话语权有可能经常会掌握在商品画家的手中。我们所处的,不过是一个经济过渡时代。待纷扰落尽,繁杂的形式交错渐渐平静
探索绘画和商品绘画,在今天还是一个扯不清楚的皮,因为话语权有可能经常会掌握在商品画家的手中。我们所处的,不过是一个经济过渡时代。待纷扰落尽,繁杂的形式交错渐渐平静渐渐定形,这时低俗的东西退出舞台,艺术的立法者重新站起来发言—一格局从头划定,秩序再度建立,新的派系水到渠成。当代中国画鱼龙混杂的局面将修成正果,安然圆寂。
“学术性”往往用以指称探索性,并且达到一定的艺术层次的绘画,探索性以外的一切绘画,其实都有商品画的渊源、流向,而探索性绘画是什么呢?这里试下一定义,即:在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以传统文化、技法为基础,并把它作为潜在的改造对象而进行的绘画实践,可称为探索绘画。应该说这个界限也是模糊的。我们这个时代,各种事物都表现出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向,令当世人所迷。企图从传统绘画中突围而集中发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学术领域的一系列试验,如今都作为创作手法在商品画阵营中被模仿、复制,此后有许多东西更与商品画合流。
一个观念,一种画法开始创立时它可能是学术的,但随着历史的时光流转,随着一代一代的后来者反复复制,不断把学术的成分丢失,甜俗的东西强化。开始与商品相关,可能学术的名称还存在着,内里早已变化了。
商品画是大家每天都会遇到的,在大街上在画廊里,不期然就强迫了你眼睛的那些东西,它所涵盖的实际领域很大,其中画家创作的动机与商品性有一定的关系,作品甜俗无独立个性风格,这就是商品画的特征。
商品画与画家的身份、地位无关,哪怕是社会自由画家,只要他的创作是学术性、探索性的,他的作品有新意,有个性特征,有思想内涵,他就是学术性的。即便是美术界的领导、画院专业画家、美术学院的教授,只要他的创作是在模仿重复别人,作品不具备独立的个性特征,不具备学术价值,应该都是商品画范畴。我们看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黄胄他们的画都是与众不同,他们当时创作的目的也不是卖钱。他们的创作是纯粹学术、探索性的,并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扬州八怪及吴昌硕、齐白石他们虽然也卖画,但是他们不步人后尘,彰显个性,注重修养,他们的创作也是学术探索性的。很显然,他们的作品不是商品画。
文章来源:《学术探索》 网址: http://www.xstszzs.cn/zonghexinwen/2022/0927/636.html